问题 | 没承包到户的土地归属 |
释义 | 农村土地承包的主旨是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承包土地权利,确保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禁止买卖承包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不适宜家庭承包的荒地。 法律分析 农村土地承包是指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拓展延伸 土地权属纠纷:未承包户的土地归属问题解析 土地权属纠纷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涉及到未承包户的土地归属问题所引发的争议。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承包应当以家庭为单位,未承包户的土地归属问题需要进行明确界定。在解析该问题时,需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未承包户的土地权益,可以通过与相关当事人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来解决。同时,应当重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土地权属纠纷得到公正、合法的解决,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稳定和农民的持续发展。 结语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权益,保障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然而,在实践中,土地权属纠纷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解决土地权属纠纷的关键在于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明确未承包户的土地归属,并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只有确保土地权属纠纷得到公正、合法的解决,才能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稳定和农民的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四章 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截留、扣缴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或者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的,应当退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五节 土地经营权 第三十七条 土地经营权人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互换、转让 第二十九条 下列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 (一)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v (二)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 (三)发包方依法收回和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