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失信人解除后何时能恢复信用 |
释义 | 失信人解除后需等待一定时间才能恢复信用,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失信被执行人有效期为2-3年,但积极履行义务或主动纠正行为可提前删除失信信息。避免被纳入失信名单的方法包括提供有效担保、有足够财产偿还债务、遵守执行顺序、不规避执行义务。失信被执行人的认定包括拒不履行义务、妨碍执行、规避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拒不执行和解协议等行为。 法律分析 一、失信人解除后多久恢复 失信人解除后马上就能恢复正常了。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有效期的规定,符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有效期为2年;若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有效期可以延长一至三年。不过失信被执行人只要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者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在被执行人提出申请撤销之后,法院会进行审查,若符合规定,就会按流程审批删除,一般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如何不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在进行偿还相关债务是时,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 2.本人有足够的财产偿还相关债务,相关查封、冻结的财产能够偿还法律文书中的债务; 3.一般情况下,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不应该强制执行; 4.由于其他因素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三、失信被执行人如何认定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结语 失信人解除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失信信息有效期为2-3年。但只要失信人积极履行义务或纠正行为,法院可提前删除信息。为避免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应提供有效担保、有足够财产偿还债务,尊重执行顺序,避免拒不履行义务等。失信被执行人的认定包括拒不履行义务、妨碍执行、规避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等。根据法院规定,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受到信用惩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19修正):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19修正):第三章 电子签名与认证 第二十四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妥善保存与认证相关的信息,信息保存期限至少为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失效后五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19修正):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规定的部门可以依据本法制定政务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具体办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