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
释义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处罚标准是根据刑法规定,对于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对于过失犯罪的行为,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行为人必须通过过失行为损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且行为与严重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分析 一、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处罚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是什么? (一)行为人必须有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即行为人由于自己的行为不慎,损坏了电力设备。 (二)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也就是说,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损坏了电力设备,从而影响或破坏了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并进而危害公共安全。但是,如果行为人的过失损坏行为没有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构成本罪。这就要根据过失损坏行为损坏的部位、损坏的程度以及损坏的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如某甲用小石子打逗留在变压器上的鸟,鸟飞走了,小石子打在变压器的铁壳上。此事件中,某甲用小石子打鸟,结果打在变压器的铁壳上,从损坏方式、损坏部位和损坏程度看,其行为并不危害公共安全,因此不构成本罪。 (三)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过失犯罪都是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如果没有发生严重后果或者后果不严重的,则不构成犯罪。因此,要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也必须发生严重后果。这里的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四)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与严重后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严重后果是由于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引起的。这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如果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与严重后果之间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则不对严重后果负刑事责任。 结语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处罚标准根据《刑法》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对于过失犯罪的情节较轻者,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本罪的客观方面包括行为人不慎损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并且与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需对其过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 盗窃电力设施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电力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修正):第七章 电力设施保护 第五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在电力设施周围进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经批准并采取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