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住房公积金应急与公共福利最大化 |
释义 | 郑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日前出台新政策:今后,郑州市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患有规定的尿毒症、恶性肿瘤等9种疾病之一的,可随时提取住房公积金应急;同时还规定,在郑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城镇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也可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3月8日《中国青年报》) 传统意义上的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均属“专款专用”的范畴,即职工只能将此笔资金用于修房盖屋等特定的开支用途,而郑州市这次修订其“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不仅直接拓宽了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范围,更无疑为职工住房公积金赋予了全新的用途和功能。实际上,严格意义上讲,住房公积金本就是职工个人已有福利的组成部分,在如今有相当比例的职工已顺利解决其住房问题的情况下,住房公积金的“不时之需”的应急功能便难免自行退化,甚至已然变成一笔只能到退休时方能支取的“死钱”。这样以来,郑州市对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范围进行适时的修订和拓宽,便起到了一种将“死钱”变为“活钱”的政策功效。 郑州市及时修订并拓宽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范围,首先是一种旨在增进公共利益总量的政策选项。因为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急功能被政策强化以后,住房公积金的持有人的福利或权益也就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改善,而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原有的健康权益,便又因此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值,更为其增加了一道由公共政策捍卫的保护屏障。其次,依靠政策拓宽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范围,还有助于促进每个社会成员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目标,以及改善其自身福利的可意状态,而这样一种改革或实践,在增进和改善职工个人福利状况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共福利的供给总量。再者,如此拓宽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范围,更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政策选项,它使得魅力日减或功能不再的住房公积金又重新焕发出往日生机并魅力四射了。 所以说,衡量一项突破原有政策界限的改革选项是否正当,关键就是看其能否增进公共福利的供给总量,同时满足每个社会成员对其自身权益和福祉的最大化追求的终极目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