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骗取票据承兑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对于自然人犯骗取票据承兑罪,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单位犯骗取票据承兑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法律分析 1、自然人犯骗取票据承兑罪的,一般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骗取票据承兑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骗取票据承兑罪的法定刑和量刑因素 骗取票据承兑罪是指以欺骗、虚假陈述等手段,蓄意骗取他人承兑自己所持票据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骗取票据承兑罪,其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处罚金。而量刑因素主要包括犯罪的情节、犯罪的后果、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犯罪人的前科等。具体来说,量刑因素包括被骗取的票据金额大小、骗取手段的恶劣程度、是否有重大损失或社会影响等。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骗取票据承兑罪进行量刑决定,以实现刑罚的适当与公正。 结语 骗取票据承兑罪是一种以欺骗手段蓄意骗取他人承兑票据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然人犯罪,一般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并处或单处罚金;对于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行为,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罪,可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进行处罚。量刑因素包括犯罪情节、后果、主观恶性和前科等。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刑罚的适当与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票据欺诈行为的刑事责任】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变造票据的; (二)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 (三)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四)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六)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的; (七)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前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九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三条 【票据欺诈行为的行政责任】有前条所列行为之一,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