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通过微信发放是否合法? |
释义 | 通过微信发工资存在法律风险,不合法。在劳动仲裁争议中,难以取证且无法被承认。大多数情况下,微信发工资由私人微信账号直接转账,未经公司对公账号,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法律分析 企业通过微信发工资是不合法的,当企业与员工两方发生劳动仲裁争议的时候,通过微信形式发放工资的形式很难取证,也无法得到法律仲裁的承认,况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微信发工资一般都是由企业老板或财务的私人微信账号直接转账至员工微信账号,这些转账的钱没用通过公司的对公银行账号转账,所以就企业来说存在较高的风险。 拓展延伸 微信发放工资的法律规定及合法性评析 微信发放工资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根据现行劳动法和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微信作为工资发放的方式。工资发放的合法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人单位应确保工资发放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其次,用人单位应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工资发放方式,确保合法性;另外,用人单位还需遵守微信支付的相关规定,确保合规性。综上所述,微信发放工资在合法性上是可行的,但用人单位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保障员工权益,确保合法合规。 结语 微信发放工资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尽管目前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微信发放工资的合法性,但用人单位应确保工资发放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明确约定工资发放方式,同时遵守微信支付的相关规定,以保障员工权益并确保合法合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