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公证前不出示遗嘱遗嘱是否有效 |
释义 | 公证前不出示遗嘱是否有效,公证具有法律效力,但可被相反证据推翻。放弃遗产不需要公证,但可避免继承纠纷。放弃继承权需亲自去公证处办理,提交身份证、遗产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和放弃声明书。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公证前不出示遗嘱遗嘱是否有效 民法典对公证前不出示遗嘱遗嘱是否有效没有规定,而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依法出具公证的,公证事项具有法律效力,但有相反证据推翻该项公证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第四十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放弃遗产需要进行公证吗 按规定,继承人要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如果没有做相应表示,将会被视为接受继承。 因此,继承人放弃继承时,公证不是必备的手续,不过为避免日后引起不必要的继承纠纷,继承人也可以通过办理公证手续来放弃遗产继承。 并且,做弃遗产继承公证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必须亲自去户籍所在地的公证处申请办理。 2、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申请办理时要提交以下几种材料文件: (1)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 (2)有关所要继承的遗产的证明,如房产证等; (3)申请人和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的证明; (4)放弃遗产继承权声明书(须在公证机关公证员面前当场书写并签名)。 结语 继承人放弃遗产继承时,公证并非必备手续,但为避免继承纠纷,可通过公证来确保有效放弃。办理公证需亲自前往户籍所在地公证处,并提交身份证、户口簿、遗产证明和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同时填写并签署放弃遗产继承权声明书。公证机构根据《公证法》规定,出具的公证具有法律效力,但可被相反证据推翻。如对公证书内容有异议,可向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如内容违法或与事实不符,公证机构应撤销并公告,否则公证书有效。若继承人放弃继承后仍有疑问,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