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拘留四个月,既不是行政拘留也不是刑事拘留,是刑法中的拘役。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手段,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一、如果是醉驾拘役怎么办 我国《刑法》当中对醉酒驾驶机动车上路是给予了严厉打击的,只要行为人有该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其他损害,那也是要判处拘役,并处罚金的。那么你知道醉驾拘役会判多久吗?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 拘役是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如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对他人采取非法剥夺自由的手段,将其锁、捆在某一地点,其犯罪行为较轻,但这种行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随时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犯罪,可给予拘役的刑事处罚。 根据法律的规定,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被判拘刑期从人民法院的判决确定之日起生效,但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的,其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也就是说,如果醉驾被判处拘役的话,期限为1个月到6个月,数罪并罚的情况下也不能超过1年。同时,醉驾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的,其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相关知识: 二、刑事责任罪一般要多久能判刑啊? 这要看是什么刑事责任。最短是一个月,最长可以是无期徒刑。刑事处罚中,需要服刑而期限最少的处罚措施是拘役,拘役最短的期限是一个月,最长为六个月。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型两类。其中主刑有以下五种: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4、无期徒刑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三、拘役和监外执行有何区别 拘役是刑法中主刑的一种,指在一段短时间内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就近拘禁起来并强制其进行劳动的刑罚。《刑法》规定拘役的时限需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若数罪并罚导致的拘役期限最长不能超过一年。并且拘役由当地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拘役期间罪犯每月可回家一到两天,劳动可发放报酬。而监外执行是执行刑罚的方式之一,当罪犯有重病需就医、女子怀孕或需哺乳婴儿或罪犯生活无法自理时可以申请监外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第四十三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