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携带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最少判几年? |
释义 | 行为人非法携带弹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认定本罪,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看行为人主观有故意,二是行为人非法携带弹药的数量、危害大小等情节达到了立案标准。 《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怎么判? 会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携带管制刀具进行公共场所的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安全事件的违法行为,所以法律上是需要对犯罪分子立即控制并追究法律责任的。 危险物品的是可能导致严重安全事故隐患的行为,对于犯罪分子非法携带危险物品进行公共场所的,由于人流量大,极易发生严重的违法事实,相关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实际的涉案事实后果和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来进行处罚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非法携带危险物品罪立案标准? 首先,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 其标准如下: 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的规定,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