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认定为犯罪中止,有哪些规定? |
释义 |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中止犯的主观表现是自动的意思表示。如果没有造成损害,应免除处罚;如果造成了损害,则应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犯罪中止应如下定义:在犯罪行为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被视为犯罪中止。犯罪形态通常分为预备、中止、未遂和既遂,中止犯罪的主观表现为行为人自动表示意愿。对于中止犯罪的情况,如果没有造成损害,应该免除惩罚;如果造成了损害,则应该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该内容由 韦端宁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