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虚假宣传赔偿标准相关规定
释义
    商家虚假宣传应按照消费者要求赔偿三倍购买金额或服务费用,不足五百元则赔偿五百元。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虚假宣传可被罚款二十万至一百万,情节严重者可被罚款一百万至二百万并吊销营业执照。虚假宣传与诈骗区别在于对象、侵犯客体、客观方面和犯罪主体。商家虚假宣传的处罚主要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的责任,可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以及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的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虚假宣传的赔偿标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款的规定,商家虚假宣传存在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二、虚假宣传和诈骗区别
    1、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诈骗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2、虚假宣传和诈骗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3、虚假宣传和诈骗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采用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后者则是采用隐瞒真象和虚构事实的欺骗方法;
    4、虚假宣传和诈骗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
    三、商家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罚,主要有三种:
    1、广告主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3、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5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结语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家虚假宣传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包括增加赔偿金额、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虚假宣传与诈骗有所区别,前者侵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后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商家虚假宣传的处罚主要包括广告主责任、广告经营者责任以及连带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六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