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案件报警后是否可以取消案件? |
释义 | 盗窃报案后可以撤案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已过诉讼时效、免除刑罚以及被告人死亡等。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有直接故意的目的以及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主体。盗窃案报案有时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期限根据盗窃的具体情节而定,最长可达二十年。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情况下不再处罚。 法律分析 盗窃报案后可以撤案的,只要满足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已过了诉讼时效的、免除刑罚、被告人死亡等条件即可撤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有直接故意的目的、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主体等。 一、盗窃报案后可以撤案吗 盗窃报案后可以撤案。其情形有: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等。 二、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盗窃案报案有时效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盗窃案件报警时,要在追诉期限内报警。如果丢失金额不大,且不属于入户盗窃的情形,属于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情形,应当在6个月以内报案。 如果金额较大,或者属于入户盗窃,根据盗窃的具体情节确定追诉期,最高是二十年。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结语 盗窃报案后可以撤案,只要满足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已过了诉讼时效的、免除刑罚、被告人死亡等条件即可。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有直接故意的目的、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主体等。在报案时需要注意,追究刑事责任有时间限制,一般在6个月内报案,金额较大或属于入户盗窃的情况下追诉期限可长达二十年。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未被发现的将不再处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五条 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报告书,报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交公安机关执行的,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交负责技术侦查的部门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