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发现嫌疑人仍有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公安机关会重新调查该案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适用取保候审措施: (一)确有固定住所或者其他可以确定的居所; (二)有配偶和子女,并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和经济担保; (三)对于罪行供认不讳或者证据确凿,但又不需要羁押的; (四)其他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监视居住的人员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点,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案件的调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对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有权对其采取处罚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