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涉及工伤纠纷时,是否需要寻求法律建议? |
释义 | 法律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工伤纠纷时有发生的可能性。在处理工伤纠纷时,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且理性对待纠纷双方的权益,避免因为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抵触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一)未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合同规定履行或者未按照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二)全额支付劳动报酬,但是支付时间、支付方式违反国家规定或者书面约定的;(三)未参加社会保险或者住房公积金的;(四)违反安全卫生规定,发生事故伤害劳动者的;(五)其他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 2.《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 规定:“本条例所称工伤,是指在用人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包括职业病、工伤意外。” 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三条 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发现用人单位存在不合法行为的,应当依法予以查处。用人单位被依法认定存在违法行为,应当改正,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并承担因行为违法给劳动者造成的经济损失。” 以上法律依据表明,企业在处理工伤纠纷时,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处理,对于未支付劳动报酬和未参加社会保险等情形,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对于工伤和职业病等情况,需要从工伤保险中获得赔偿;对于存在不合法行为的企业,应当接受行政部门的监察,并承担因行为违法给劳动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涉及工伤纠纷时,企业有必要寻求法律建议,以便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