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入职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释义
    法律分析:我国《劳动法》中,并没有订立劳动合同要提供所谓的担保人或担保单位的规定。在发生纠纷时,如何确定“劳动担保合同”的效力、担保人或担保单位的责任就是问题的关键。
    我个人认为,一般而言,要求提供担保单位的要求是对劳动者权利的侵犯,不符合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原则,“劳动担保合同”是无效的。
    一、担保人没有在借款合同签字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担保人没有在借款合同签字担保合同无效。但如果担保人已经履行了担保合同中的主要义务的,例如向债权人提供了担保,而债权人表示接受的,则担保合同生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合同无效担保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担保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主合同有效而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区分不同情形确定担保人的赔偿责任:
    (一)债权人与担保人均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二)担保人有过错而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对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三)债权人有过错而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主合同无效导致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其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三、什么情况下担保无效
    第一种叫做主体无效。
    在担保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担保资质时,会直接导致担保合同无效,具体情形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法律禁止担保的机构和单位。如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为保证人,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除非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未经法人书面授权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也不得作为保证人。
    第二种是担保合同形式不当而无效。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担保人在为合法的债权提供担保时,只能提供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这五种担保,而不能发挥想象力创设新的担保形式。
    第三种是担保合同标的物不符合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有些财产是禁止作为担保合同的标的物的
    第四种用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
    在现实生活中,总共是有些人认为自己聪明无比,脑洞大开能通过签订担保合同获利。这些人通常都是利用担保合同的漏洞,在并没有真实的签订、履行合同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欺诈的手段签订担保合同,骗取债权人钱财。
    第五种情况是超过了担保期限,担保权人未能及时的行使权利。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八十七条,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