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信用卡诈骗恶意透支认定方法是什么 |
释义 | 信用卡诈骗中“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透支金额在1万元以上,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但在实践中“非法占有目的”及“银行两次催收”的把握却需要我们去推敲。 1、关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信用卡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2)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3)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4)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5)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6)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2、关于银行两次催收。银行一般会采用电话、信函、上门等两种以上催收形式。 (1)采用电话催收应通知到持卡人或联系人,短信、电子邮件不计为有效催收。如银行通过联系人催收,应当调取联系人的证言。 (2)信函催收是指向持卡人登记地址邮递催收函或律师函进行催收。银行应提供催收函、律师函及邮局回执原件。 (3)“上门催收”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到持卡人现住址或登记地址直接向持卡人或其家属进行催收。 一、信用卡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多少?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