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渎职行为和走私犯罪的法律责任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渎职行为是指公职人员未能按照法律、法规或者职责规定履行职责,造成损害的行为。而走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关于进出口商品的法律、法规,通过非法手段进行贸易活动,以及携带、运输、邮寄、寄递非法物品的行为。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违反国家规定,进行走私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十八条:公务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勤勉工作,廉洁奉公,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个人利益,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司法活动,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承办案件的商业秘密,不得临时改变、强行制定或者执行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意见、决定和行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责任法》第七十四条:单位应当对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百零五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进行走私或者为走私行为提供帮助;违反前款规定的,依法处罚。 因此,渎职行为和走私犯罪的法律责任有明显的区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