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的时候被叫去派出所报道是什么情况? |
释义 | 取保候审期间,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要求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限制,如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信、从事特定活动,并保存出入境证件。违反规定的,已交保证金的将没收部分或全部,并可能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逮捕。如需要逮捕,可先行拘留。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期间,一般会由公安机关通知居住地的派出所监控住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期间需前往派出所报道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通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前往派出所进行报道。具体要求可能包括每日、每周或不定期的报到,以及提供必要的身份证明和相关文件。报道时,被取保人可能需要接受询问、签署文件或提供案件相关信息。此外,可能还需要遵守派出所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派出所报道是确保被取保人遵守取保候审条件、保证案件进展顺利的重要环节。被取保人应严格遵守这一要求,以维护自身权益并配合司法机关进行案件调查。 结语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需要遵守公安机关的监控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限制要求,包括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信、从事特定活动,并交出护照、驾驶证等证件。违反规定的,可能会被没收保证金、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被监视居住、逮捕。此外,被取保人还需按要求前往派出所进行报道,提供身份证明和相关文件,配合案件调查。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有助于保护被取保人的权益并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