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诈骗该怎么办怎么追回骗款 |
释义 | 首先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刑事侦察部门、网络安全保卫部门接到报案后,会积极开展侦查工作。受害人要保留好证据,比如聊天记录等,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案件破获了,钱自然就追回来了。 一、警方办案流程 一、报案 1、公民、单位报案或举报经济犯罪,可以到当地派出所或直接到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当面联系,或书面举报。 2、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对报案和举报必须认真对待,立即受理,问明案情及报案、举报人的联系方式等,制作笔录。不得以任何理由对报案人推诿敷衍。 3、如遇有紧急情况,受理单位应当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妥善处理。 4、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姓名或报案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为其保密,如有需要,应当保障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5、公安机关号召和鼓励对犯罪的举报,案外人举报他人犯罪的实行奖金奖励。 6、报案人的权利:一是在规定时间内知道是否立案的权利;二是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复议的权利;三是查询案件办理情况的权利。 7、公安机关在受理报案后,30夭内应将案件的初查情况及是否立案等结果回告报案人。 8、公安机关对已立案的案件,将积极开展侦查,在不泄露国家秘密和不妨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每三个月将工作情况向报案人通报一次。 二、立案 1、公安机关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的; (2)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3)属于案件管辖范围的。 公安机关严禁超越案件管辖范围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 2、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人。 3、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三、侦查 1、已经批准立案的,立案单位应确定警力,及时展开侦查工作。在侦查进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职权使用各种侦查手段,包括秘密手段和采取有关的的强制措施,以查明案情,收集证据并查获犯罪嫌疑人。 2、公民认为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有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督察部门或上级公安机关反映投诉。有权向各级人民检察院反映。 3、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需要行政处理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撒消案件。 4、在侦查过程中,侦查部门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撤消案件。 (1)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破案 经过侦查,具备以下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经侦部门可以宣布破案,并制作呈请逮捕报告书移送本局预审大队审查起诉,追究犯罪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1、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二、房产诈骗报案需要什么材料 房屋买卖合同,是买卖合同的一种。本质上来说和从商店买一瓶水、从淘宝买一部手机都属于一类法律关系,而买卖交易正是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发领域。就房产交易来说,涉及金钱数额往往比较大,诈骗人涉嫌犯罪的可能性更高。此时需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以挽回损失。作为可能的刑事案件受害者,当事人意识到陷入诈骗迷局时往往已经失去了及时取证的机会,单纯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调查取证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需要通过公安机关的技术性手段以及强制性措施进行侦查。因此在受害者向公安机关报案,控告违法犯罪行为时并不要求受害人提供证据材料。但受害人应当积极主动的去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以查明真相。建议报案前先通过自行梳理,准备好整个交易过程中取得的合同文件、银行账单流水等书面材料,通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以及了解事情经过的证人信息等资料,在接受公安机关询问时能够完整、不遗漏的陈述发生的事实。 三、熟人介绍找关系办取保被骗怎么办 被骗了应该保留好相关证据,立即打110电话或者到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操作具体如下: 1、先自行收集整理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及线索。可以自己写好书面的报案材料。 2、带着材料到案发地的公安机关或者是受害人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口头报案,由公安机关记录相关内容。 3、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材料或者报案人口述,由公安机关询问,并制作笔录后,进行立案审查。 4、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的,予以立案。否则不予立案,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三日以内送达报案人。 5、公安机关立案后,就会进行侦查,注意保持电话通畅,以便民警随时找你配合侦查。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的报案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报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报案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线索,不得夸大事实或诬告陷害,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报案人有权要求公安机关保障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如果不愿公开自己姓名和报案的行为,可以有权要求公安机关为其保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