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行医罪的认定方式和标准 |
释义 |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非法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2、开办医疗机构未获执业许可证;3、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4、无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5、家庭接生员从事非家庭接生的医疗活动。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触犯非法行医罪的行为人属于行为犯,实施了以下任何一个行为,即构成非法行医罪: 1、行为人没有取得又或者是使用非法的手段取得了医师资格,进而从事医疗活动; 2、行为人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是却开办了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活动; 3、行为人在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期间,从事医疗活动; 4、行为人没有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但是却从事乡村医疗活动; 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活动。 拓展延伸 非法行医罪的法律界定与刑罚量刑 非法行医罪的法律界定与刑罚量刑是指针对非法行医行为所进行的法律认定及相应的刑罚确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疗执业资格或者超越自身执业范围从事医疗活动,给他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重大损失的行为。对于非法行医罪的认定,通常需要考虑医疗执业资格的合法性、行医行为的实质以及对他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因素。在刑罚量刑方面,根据非法行医的具体情节和后果,法律会对犯罪行为进行相应的刑罚确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护公众健康安全。 结语 非法行医罪的法律界定与刑罚量刑是对非法行医行为进行法律认定及刑罚确定的重要依据。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触犯非法行医罪的行为人包括未取得医疗执业资格或超越执业范围从事医疗活动,给他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重大损失。在认定非法行医罪时,需要考虑执业资格的合法性、实质行医行为及其对他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因素。刑罚量刑方面,根据具体情节和后果,法律会进行相应的刑罚确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众健康安全。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