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财产权益划分规定
释义
    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分割不受过错原因影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时共同财产由夫妻协商分割,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决。共同财产通常平均分割,个人财产不予分割。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共同财产应根据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原则来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应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因为夫妻因为一方过错离婚,其实对共同财产的分割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此时,离婚财产的分配是由夫妻协商,协商不成时可以由法院判决分割。共同财产一般是平均分割,对夫妻个人财产不予分割。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拓展延伸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与实践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与实践是指在离婚案件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合理、公平的划分。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协议原则等。具体实践中,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财产状况、婚姻期间的贡献、抚养子女的责任等因素进行判断和裁决。在实践中,离婚财产分割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财产划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双方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制定财产分割协议,以减少争议和纠纷。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与实践是维护离婚当事人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
    结语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与实践是维护离婚当事人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财产的分配应由夫妻协商,协商不成时由法院判决。共同财产一般平均分割,个人财产不予分割。在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财产状况、婚姻期间的贡献等因素进行裁决,确保分割公平合理。双方当事人也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制定财产分割协议,以减少争议和纠纷。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与实践对维护公平正义起着重要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六条 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九条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3: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