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方式有:整体改制和部分改制,整体改制是指以企业全部资产为基础,通过资产重组,整体改建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规范的企业;部分改制是企业以部分资产进行重组,通过吸收其他股东的投资或转让部分股权设立新的企业,原企业继续保留。 一、股权改制的流程怎么走 1.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包括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审计师、资产评估师等机构。2.尽职调查、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与审计;3.制订企业股权改制方案,签署发起人协议和章程草案:(1)企业股权改制方案一般包括:改制企业基本情况;改制的必要性、可行性、目标和原则;改制的具体形式及相应的资产重组方案;债权债务处置方案,提交企业债权债务的清算报告;改制后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注册资本、股权设置和法人治理结构;职工安置方案;需要政府社会公共管理部门批准的事项;改制的实施方案、程序和时间安排;所需享受政策及改制后企业发展规划;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2)签署发起人协议、起草公司章程草案。4.方案报批(1)企业股权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提交企业决策层通过。(2)职工安置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3)涉及国有股权的,企业股权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报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4)涉及国有土地出资还应由国有土地管理部门出具国有土地处置方案批复。5.认缴出资;6.召开创立大会;7.创立大会结束后30日内,持相关文件,报改制登记机关登记注册,领取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二、股份合作制企业与股份制企业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在哪里 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区别是: 1、形式不同 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 股份制亦称“股份经济”是指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2、特征不同 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化为集中的使用权。 股份合作制资本是以股份为主构成,职工股东共同劳动,实现按资按劳分配,权益共享,风险共担,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所有职工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企业以全部资产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3、企业类型不同 股份制:任何企业都可以实施股份制方式的改制。 股份合作制:大中型企业不适宜实施股份合作制改制,对于小型企业则比较适合。 三、民营企业上市出现过的问题有 民营企业上市出现过的问题: 1、缺乏经验,上市进程易走弯路。 2、改制困难,对是否上市矛盾重重,心存顾虑。如改制成本偏高,特别是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契税和营业税偏重; 导致企业主得不偿失心态严重。又如改制程序复杂,审批手续繁琐,标准严格,耗时长,企业畏难情绪严重。 3、服务滞后,影响上市整体进度。 4、认识不够,上市氛围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对上市融资重要性、上市条件、上市程序不了解,重投资建厂、轻并购重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导致预算编制基本假设发生重大变化的,可予以调整: (一)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四)企业发生分立、合并等重大资产重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