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且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民事行为能力怎么认定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判断自然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年龄;二是精神状态。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18周岁以上。 我国《民法典》规定,18周岁是我国自然人成年的界限。对于16周岁以上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 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18周岁以上,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民法如何以年龄划分民事行为能力 1、不满八周岁为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