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区别
释义
    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
    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规定的对被代理人负有专门保护义务并代其进行诉讼的人。
    两者的区别:
    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使用场合不同,在诉讼法律关系中应当使用法定代理人,在有关描述、说明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教育以及对其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等法律关系时,使用的是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
    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到场。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应当保护被害人的名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6: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