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若是网贷没能力还了怎么办?
释义
    如何处理无力偿还的网贷:与平台协商宽展还款期限或分期归还;向亲朋好友借款先偿还网贷;审查是否涉及高利贷,超出部分利息可不偿还。欠网贷不还的后果:罚息和违约金;信用受损;各种催收;可能被起诉和资产被查封。网贷不违法,属于民事纠纷,可通过诉讼解决。不要恶意不还款,可能构成恶意诈骗罪。
    法律分析
    一、若是网贷没能力还了怎么办?
    网贷无力偿还的,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
    1、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网贷平台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2、可以向亲戚朋友借款,先偿还网贷平台欠款,等有能力时再还给亲戚朋友。
    3、审查是否涉及高利贷。如果签订网贷合同时,约定的利率超过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属于高利贷,超出部分利息可以不偿还。
    二、欠网贷不还有哪些后果
    欠网贷不还的后果有:
    1、遭遇罚息和违约金。
    贷款不还,首先遭遇到的就是高额罚息,一些金融机构在罚息的基础上,还需要支付一笔违约金。
    2、信用受损。
    借了银行的钱,逾期不还,个人信用报告就会留上污点,以后再想申请信用卡、申请贷款就很困难。
    3、会被各种催收。
    无论是银行还是网贷,都有自己的催收体系。初级的会给当事人发短信、打电话催缴,程度严重一些的,甚至会有催收人员24小时贴身紧逼,会扰乱当事人的正常工作、生活。
    4、被起诉,资产可能被查封。
    三、网贷违法吗,网贷不还怎么办
    1、不属于高利贷的网贷不违法。
    网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当事人之前存在着债权债务的关系,所以债权人是有权要求债务人按期还款的,因此网贷是要还的,如果到期不还的话,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还可能会面临民事诉讼。总而言之,网贷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只要网贷约定的利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是有法律依据的,也就是必须要还的。
    2、欠钱不还属于民事案件,一般情况下警方介入的会很浅,不会深入进去,最多也就是调解调解,不会立案。如果以诈骗罪来报案,那么警方会非常慎重,欠钱不还的人是否能构成诈骗罪还不一定,所以,通过报警是无法解决欠钱不还这个问题的。欠钱不还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欠钱不还是民事纠纷,那么就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
    当事人在贷款成功之后,但当事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网贷平台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也可以先向亲戚朋友借款偿还网贷平台的欠款,但一定不要恶意不还款,这样可能会构成恶意诈骗罪,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结语
    合理处理网贷无力偿还的问题很关键。一方面,可与网贷平台协商,延长还款期限或分期归还。另一方面,可向亲友借款,先偿还网贷,待有能力时再偿还亲友。同时,应审查是否涉及高利贷,若合同约定利率超过同期银行利率4倍,可不偿还超出部分利息。欠网贷不还将导致罚息、违约金,信用受损,还可能面临催收、起诉和资产查封等后果。网贷不属高利贷,但仍需按期还款,否则影响信用并可能面临民事诉讼。通过诉讼解决欠款问题是可行的,但切勿恶意拖欠,以免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七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015修正):第十二章 基金行业协会 第一百一十一条 基金行业协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教育和组织会员遵守有关证券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二)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
    (三)制定和实施行业自律规则,监督、检查会员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对违反自律规则和协会章程的,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四)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基金从业人员的从业考试、资质管理和业务培训;
    (五)提供会员服务,组织行业交流,推动行业创新,开展行业宣传和投资人教育活动;
    (六)对会员之间、会员与客户之间发生的基金业务纠纷进行调解;
    (七)依法办理非公开募集基金的登记、备案;
    (八)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四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1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