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正确应对媒体的针对性问题?
释义
    法律分析:面对媒体的针对性问题,应当谨慎回应,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和法律风险。在表述上,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歧义的词汇或引起争议的言辞。此外,如果媒体提及了具体的法律问题,回应时应当清晰明确,以避免误导公众。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第34条: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在履行新闻职责时,应当遵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规定和新闻职业道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当事人的代理人有权要求对方当事人或者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权发表意见、陈述意见,对事实和证据提出质证、辩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的,可以进行批评教育、警告、罚款、吊销执照或者暂扣活动场所等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