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警是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
释义 | 未成年人出走及非正常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报警,立案需符合条件,否则提供协助与帮助,公安巡逻中发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应制止、劝导,并采取相应措施。 法律分析 有用。发现未成年人出走且有明确的迹象表明属于非正常行为时,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是否能立案,公安机关会综合推断后再确定;如果符合失踪立案的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会及时立案的,即使不具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也会提供相应的协助与帮助。 《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 第七十六条 巡逻中发现未成年人有下列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劝导,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在公共场所寻衅滋事的; (二)离家出走、逃学的; (三)深夜在公共场所逗留或者游荡街头的; (四)进入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的; (五)有其他不良行为的。 拓展延伸 报警是否是应对紧急情况的最佳选择? 报警是应对紧急情况的最佳选择。当面临紧急情况时,报警可以迅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响应,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报警,我们可以立即向警方传达紧急情况的信息,使他们能够迅速采取行动。警方具备专业的培训和装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受到威胁的人们。此外,报警也有助于记录事件的发生,提供证据以支持后续的调查和法律程序。因此,无论是面对突发的犯罪行为、火灾、意外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报警都是我们应对的首选,以确保我们的安全和社区的安宁。 结语 紧急情况下的报警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佳选择。报警能够迅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响应,警方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受威胁的人们。同时,报警有助于记录事件、提供证据,支持后续的调查和法律程序。无论是面对犯罪、火灾、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报警是确保安全与社区安宁的首选。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一百零四条 决定对保证人罚款的,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对保证人罚款决定书,在三日以内送达保证人,告知其如果对罚款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五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 保证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五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一次。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对上级公安机关撤销或者变更罚款决定的,下级公安机关应当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六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条 在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鉴定过程中,寻衅滋事,阻挠有关工作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职责,扰乱医疗机构、鉴定机构工作秩序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违反本法规定,有其他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六十三条 公安机关接受或者依法调取的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鉴定意见、勘验笔录、检查笔录等证据材料,经公安机关审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