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销售假冒伪劣的商品属于侵犯商标权吗 |
释义 |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属于侵犯商标权,但是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需要承担停止侵权,没收侵权产品的责任。 一、超市销售侵权商品怎么处罚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诉讼的流程 1、原告方代理人的准备工作 (1)审核委托人的资格 根据专利法第60条的规定,对于专利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权人是指依法获得专利权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民事主体。 利害关系人是指除专利权人外,专利权被侵犯时对其有利害关系的人,即专利实施的被许可人。 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提出专利侵权诉讼;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起诉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提出专利侵权诉讼;普通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除在许可合同中另有约定外,只能与专利权人一起作为共同原告提出专利侵权诉讼。 (2)判断专利权的稳定性 原告方在向法院提出专利侵权诉讼之前应判断所拥有专利的稳定性,看看有无被宣告无效的可能。 除相对于现有技术分析专利权的稳定性外,还要分析专利文件是否存在其他的致命的缺陷,以及这些缺陷是否可以在无效程序中加以克服。 (3)侵权证据的收集 2、被告方代理人的准备工作 (1)分析委托人的实施行为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判断专利权的稳定性,看看原告的专利有无被宣告无效的可能。 (3)证据的收集。 即使涉嫌侵权人通过分析,认为自己实施地技术落入了涉案专利地保护范围,但是涉嫌侵权人有证据证明自己实施地技术属于公开技术地,仍可以提出公知技术抗辩。此外如果涉嫌侵权人是专利产品地使用者或者销售者地,涉嫌侵权人不知道该产品属于侵权产品,并能举证证明该产品具有合法来源的,可以提出自己只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而免除赔偿损失的责任。 3、及时与专利权人协商和谈判 被控侵权人收到专利权人地警告函后,一方面积极收集证据,全面研究分析相关地技术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及时与专利权人协商谈判,争取较低地损害赔偿数额,或者以自己认为有利地其他方式解决纠纷,如取得专利权人地实施许可或者交叉许可等。需要指出地是,涉嫌侵权人在与专利权人进行协商和谈判前,所作地收集证据和全面研究分析相关技术问题地工作,对于在协商谈判中争取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涉嫌侵权人通过技术分析,认为涉案专利有可能被宣告无效地,就可以以此作为谈判地筹码,从而获得对自己有利地谈判结果。 三、民事诉讼下的商标侵权判决如何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违法经营额超过5万元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够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六十四条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