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逃逸谅解书起什么作用 |
释义 | 肇事逃逸的家人请求受害方写谅解书,谅解书在法庭裁量刑罚时有积极的作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谅解书可以作为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的条件或情节之一,并起到有效的证据或认定依据的作用。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而采取训诫、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进行处理。 法律分析 肇事逃逸的家人要求受害方写谅解书,请问谅解书有什么用。有用积极赔偿,得到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属的谅解书,在法庭裁量刑罚时可以作为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的条件或情节之一,谅解书则起到有效的证据或认定依据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3]14号)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拓展延伸 交通肇事逃逸谅解书的法律效力及适用范围 交通肇事逃逸谅解书是指交通肇事者与被害人或其代表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达成的书面谅解协议。该书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和适用范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谅解书可以作为证据,用于证明交通肇事者对于其过错行为的认定和对被害人的补偿承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肇事逃逸谅解书并不能免除交通肇事者的法律责任,也不能影响被害人的追究权利。其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受到具体案件和法律规定的限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解释。因此,在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谅解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谅解书可以作为证据,用于在法庭裁量刑罚时作为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的条件或情节之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的交通肇事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罚。然而,谅解书并不能免除交通肇事者的法律责任,也不能剥夺被害人追究权利。在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二节 复 核 第七十五条 复核审查期间,申请人提出撤销复核申请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复核,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受理复核申请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就该事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人民法院受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受理当事人复核申请的有关情况告知相关人民法院。 受理复核申请后,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受理当事人复核申请的有关情况告知相关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