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可以恢复执行 -法律知识 |
释义 |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恢复执行。1、是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重新出现且经调查核实具有可供执行财产,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2、是申请执行人提交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证据或提供财产线索,经调查核实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3、是申请执行人提交可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的证据,经调查核实依法可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的。恢复强制执行后,应当对债权凭证的记载事项进行修改变更;全部债务清偿完毕后,应当收回证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