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刑犯最后一天有什么待遇
释义
    死刑一般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例如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放火罪、爆炸罪,都有可能判处死刑。法院判决死刑立即执行后,罪犯不会去监狱,而是会被关在看守所等待死亡。法院判决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话,是会送到监狱里服刑的。进入监狱后,完全看死缓犯的表现了,两年后可以减刑,也可以执行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会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下级法院在接到命令7天之内,交付执行死刑。死刑由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执行,也可以交给武装警察执行。死刑犯和其他犯罪嫌疑人有区别,死刑犯的特殊待遇就是要依法戴上械具,也就是手铐、脚镣。死刑犯在被执行死刑前,一般有三种表现,一种是神情麻木,表情呆滞;一种是情绪激动,胡言乱语;另一种就是心理素质超好,很平静。大部分死刑犯在最后一晚,都会彻夜无眠。
    “控制不住情绪”、“拼命反抗”多出现在判决后,真正到死刑执行的那一刻,平静者反而居多。恐惧情绪最泛滥的那一天莫过于宣判的那一天,对于普通被告人来说,从看守所到法院一般由两个法警押解;对于可能会被判处死刑的,通常由3名法警押解,一些有经验的被告人从法警数量上就能预知到审判结果。大部分被告人在押往法院途中都会心烦意乱。
    但不会有什么过激的举动,毕竟宣判结果还没下来,不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还存在,一部分人会与法警聊天来掩饰内心的慌乱,也会询问法警可能的判决结果,为了稳定住他们的情绪、为了不至于发生意外,经验丰富的法警既不会对他们的提问置之不理,也不会给出肯定的答案,通常会以“等宣判吧”、“不知道”等中性语言给予回复。
    即便被告人心理素质再好、即便他们再“视死如归”,在听到“一审判处死刑”时,身体都会无意识地抖动一下,吓到瘫软、大哭大闹、放狠话的也有。宣判完之后,被告人从法院押到看守所,此时他们的心理已经与来时完全不同,大部分会表现为沉默,没有心情再与法警聊天。
    但为了安抚被告人情绪,防止他们做出自残、逃跑等困兽犹斗的过激行为,法警会主动安抚他们情绪,说一些善意的话,比如“还可以二审”、“这不是最终结果”、“高院还要审核,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死刑”、“执行前还有机会,这段时间你的表现依然很重要”等等安抚情绪的话。
    从法庭回到看守所就要被调换到死囚中,在最初的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面对死刑的结果,情绪波动是正常不过的事了,“哭闹、崩溃、平复、接受”再到“哭闹、崩溃、平复、接受”,几种情绪周期性出现,这是人在面对生死大关时正常的反应。
    真正到了死刑执行的那一天,对于绝大多数死刑犯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些死刑犯会感谢狱警的照顾和尊敬,毕竟这1年左右的时间都是狱警在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只要是不过分的要求,狱警都会尽量的给予满足,是狱警陪伴他们走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
    当然也有一些求生欲比较强的死刑犯,有的会喊屈叫冤、有的会高喊“检举、举报”、也有死刑犯会被吓得身体瘫软、“屁滚尿流”、大小便失禁,但死刑从判决到审核、复核,再到死刑执行令的签发毕竟是极为严谨的,在执行前只要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任何的反抗和情绪崩溃都是徒劳。
    从狱警的视角来看,反抗、哭闹、崩溃这些情绪多出现在判决结果刚出来的那一段时间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大多数死刑犯开始慢慢的接受,平静、忏悔、表达感激和歉意更多一些,很少人会在死刑执行时控制不住情绪,所谓的“反抗”就更无从谈起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5: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