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标准
释义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和交通功能,分为:①快速路,②主干路,③次干路,④支路。
    快速路
    为流畅地处理城市大量交通而建筑的道路。要有平顺的线型,与一般道路分开,使汽车交通安全、通畅和舒适。与交通量大的干路相交时应采用立体交叉,与交通量小的支路相交时可采用平面交叉,但要有控制交通的措施。两侧有非机动车时,必须设完整的分隔带。横过车行道时,需经由控制的交叉路口或地道、天桥。主干路连接城市各主要部分的交通干路,是城市道路的骨架,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主干路上的交通要保证一定的行车速度,故应根据交通量的大小设置相应宽度的车行道,以供车辆通畅地行驶。线形应顺捷,交叉口宜尽可能少,以减少相交道路上车辆进出的干扰,平面交叉要有控制交通的措施,交通量超过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时,可根据规划采用立体交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应用隔离带分开。交通量大的主干路上快速机动车如小客车等也应与速度较慢的卡车、公共汽车等分道行驶。主干路两侧应有适当宽度的人行道。应严格控制行人横穿主干路。主干路两侧不宜建筑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如剧院、体育馆、大商场等。
    次干路
    一个区域内的主要道路,是一般交通道路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共同组成干路网,起广泛联系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快慢车混合行驶。条件许可时也可另设非机动车道。道路两侧应设人行道,并可设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
    支路
    次干路与居住区的联络线,为地区交通服务,也起集散交通的作用,两旁可有人行道,也可有商业性建筑。
    根据道路力学分类,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
    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以沥青路面为代表。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层间必须紧密稳定,保证结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各结构层的回弹模量自上而下递减。
    刚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主要代表是水泥砼路面。
    综上所述,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法律依据】: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基本规定;4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5横断面;6平面和纵断面;7道路与道路交叉;8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9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10公共交通设施;11公共停车场和城市广场;12路基和路面;13桥梁和隧道;14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15管线、排水和照明;16绿化和景观。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1: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