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国内的避税就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和手段避开国内纳税义务,方法如下: 1、换成“洋”企业: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因此由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等经营模式过渡,不失为一种获取享受更多减税、免税或缓税的好办法; 2、避税绿洲:凡是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 3、特殊行业:比如对服务业的免税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免缴营业税; 4、管理费用:企业可提高坏帐准备的提取比率,坏帐准备金是要进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少交所得税; 5、职工福利: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 综上所述,缴纳所得税是个人和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对于个人来说,应理性合理利用各种减免或扣除方式,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对于企业来说,应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按照相应的税法规定进行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第五十一条 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