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被扶养人年龄要如何计算
释义
    被扶养人赔偿计算方法及内容。被扶养人年龄根据情况计算,未成年人计算至18周岁,无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者计算20年,年龄超过60岁每增加1岁减少1年,超过75岁按5年计算。赔偿内容包括丧葬费、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合理费用。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法律分析
    一、被扶养人年龄要如何计算
    1、被扶养人的年龄计算方式: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二、被抚养人赔偿如何计算
    需要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其他的还有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拓展延伸
    如何确定被扶养人的年龄范围
    确定被扶养人的年龄范围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的。首先,根据法律,被扶养人通常指未成年人或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根据法定年龄,一般是18岁以下。对于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人,年龄范围可能更广泛,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智力能力、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在确定被扶养人的年龄范围时,还需要考虑具体案件的情况。例如,如果是涉及监护权的案件,法院可能会根据被扶养人的最佳利益来确定年龄范围。此外,被扶养人的意愿和自主能力也可能影响年龄范围的确定。
    综上所述,确定被扶养人的年龄范围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规定、个人情况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在具体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被扶养人的年龄范围需要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的年龄计算至18周岁,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被扶养人计算20年。然而,60周岁以上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在确定被扶养人的年龄范围时,还需考虑个人情况及具体案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四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