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个人在辨别真假医疗机构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查看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资质证书等相关证件是否齐全;2.了解医疗机构的医学背景、专业水平等方面的信息;3.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医疗机构的信用等级,是否存在负面新闻报道等;4.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向非法医疗机构提供个人信息。 法律依据: 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医疗卫生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才能从事医疗活动。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学规范从事医疗活动。 3.《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定以医疗机构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综合考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信用记录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九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依法取得信息主体的同意,明示收集、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信息主体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收集的个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