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但是没有使用,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实名注册的手机号码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手段有什么? 非法手段如下: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综上所述,公民在我国都是有个人的权利的,而且个人信息都能得到相应的保护,那么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是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的,构成严重情节的那么还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且还会处相应的罚金,赔偿受害者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