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是否会影响到当事人未来的生活? |
释义 | 根据法律规定,当一方被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时,可以视为夫妻感情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离婚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条件包括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对方重婚或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离婚等情况。其他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情况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赡养费等。 法律分析 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可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处理因一方违法犯罪被判刑、劳动教养而引起的离婚纠纷,应在坚持婚姻自由的原则下,既要考虑违法犯罪的性质、严重程度、刑期长短,又要考虑夫妻感情的实际状况以及婚姻目的、家庭职能的正常实现,还要有利于罪犯的劳动改造和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等因素,分别情况区别对待: (1)对原告憎恨对方违法犯罪行为,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而坚决要求离婚的,即使被告服刑期满或者解除劳动教养,夫妻难于和好的,应准予离婚。 (2)一方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长期徒刑,另一方不愿意等待而坚决要求离婚的.应准予离婚。 (3)一方所犯的是强奸、重婚、虐待、遗弃等罪.严重伤害夫妻感情,另一方要求离婚的,应准予离婚。 (4)双方婚姻基础差,婚后感情不好,双方在一方受处罚前已有婚姻矛盾,一方犯罪后夫妻感情更加恶化,另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应准予离婚。 (5)一方被判较短刑期,或偶尔犯罪、过失犯罪,且有悔罪表现,双方感情较好的,可调结和好或判决不准离婚。 (6)对未决犯的配偶提出离婚的,一般暂缓处理。 (7)对违法犯罪一方提出离婚的,如果另一方不同意离婚,则可借此进一步做好原告的改造工作,劝其撤诉或判决不准离婚。 离婚什么条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规定就有离婚案件范围:法律援助范围:第八条:“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对方重婚或者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离婚的;”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因劳动关系请求经济补偿、赔偿的; 6、因身体遭受严重损害请求赔偿的; 7、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要求变更或者解除收养、监护关系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对方重婚或者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离婚的; 9、因被刑事立案侦查、提起公诉而请求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的; 10、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事项。如:请求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一方被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情况,可以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在处理因违法犯罪引起的离婚纠纷时,需要考虑违法犯罪的性质、严重程度、刑期长短,以及夫妻感情的实际状况和婚姻目的、家庭职能的正常实现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区别对待,准予离婚或暂缓处理。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包括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对方重婚或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离婚等情况,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相关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二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