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在什么以上的或者曾经非法占用草原受过行 |
释义 | 非法占用草原并改变其用途,若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应被视为“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一)开垦草原种植粮食、经济作物或林木;(二)在草原上建窑、建房、修路、挖砂、采石、采矿、取土或剥取草皮;(三)在草原上堆放或排放废弃物,导致严重毁坏或污染原有植被;(四)违反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导致草原沙化或严重水土流失;(五)其他严重毁坏草原的情形。 法律分析 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中规定的“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 (一)开垦草原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木的; (二)在草原上建窑、建房、修路、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剥取草皮的; (三)在草原上堆放或者排放废弃物,造成草原的原有植被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的; (四)违反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造成草原沙化或者水土严重流失的; (五)其他造成草原严重毁坏的情形。 拓展延伸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中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情形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中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情形,指的是在非法占用农用地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耕地和林地的毁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这些非法占用行为导致了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森林的生态平衡。同时,这种非法占用也导致了农用资源的浪费,本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林业保护的土地被非法占有,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产和保护功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经济的损失。因此,应当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行为,保护农用地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益。 结语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中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情形,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益。这些非法行为导致耕地和林地大量毁坏,土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农作物生长和森林生态平衡受到影响。同时,这种占用也造成了农用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经济的损失。为保护农用地的合法权益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四十二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在二十亩以上的,或者曾因非法占用草原受过行政处罚,在三年内又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在十亩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的“数量较大”。 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的“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 (一)开垦草原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木的; (二)在草原上建窑、建房、修路、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剥取草皮的; (三)在草原上堆放或者排放废弃物,造成草原的原有植被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的; (四)违反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造成草原沙化或者水土严重流失的; (五)其他造成草原严重毁坏的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