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到证没有去报到怎么处理档案的 |
释义 | 报到证没有去报到档案回到人才中心,只需要出具未报到证明,之后交给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进行归档。 报到证是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报到证的用途主要包括: 1、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 2、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 3、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证明; 4、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 5、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 6、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 大学生毕业时,会从学校领到由教育部门签发的报到证。这是毕业生到人事部门和工作单位报到的唯一凭证。一旦报到证不见了,不仅无法到单位报到,不能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而且还会影响到干部身份的确认、工龄计算,以及工作一年后的转正定级、档案工资的调整等。按规定,毕业生需在择业期内办理报到手续。 报到证报到有效期时间一般是两年,即从毕业开始两年内有效,超过两年视为自动放弃并作废。但是个别地方,三年也可以报到。具体按照当地政策来定。报到证改派有效期时间一般是从毕业开始算起,一年内可以改派,当然一些地方两年内也可以改派。具体依照当地政策。 报到证办理程序: 1、毕业生在就业协议书上填写基本情况; 2、毕业生所在的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盖章; 3、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毕业生签字,填写双约定的其他条款; 4、毕业生所在的分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予以登记备案; 5、将就业协议书交省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开具介绍信; 6、毕业生持省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具的介绍信、毕业证原件、就业协议书到省大中专院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就业报到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档案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等方面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档案科技进步。 国家采取措施,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 国家鼓励和支持在档案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