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本人有双向情感障碍被殴打致轻微脑震荡是否需要开启精神疾病的证明 |
释义 | 法律分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下确定,如行为人患有间歇性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在发病期间殴打他人的不会受到拘留处罚,如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殴打他人的,仍然需要接受治安拘留的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病人是双相情感障碍,六大重性精神病人,可办理残疾证明 残疾证办理条件如下:1、视力残疾标准。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2,而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2、听力残疾,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辨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3、言语残疾,只能简单发音而言语能力完全丧失者等。办残疾证需要的资料如下:1、申领人身份证、户口本;2、申领人2寸免冠近照3张;3、个人医院病历。无原始病历,且残疾状况不明的,由申领人先行到符合条件的医院检查,并根据不同残疾类别提供检查报告;4、申请智力、精神类残疾人证和未成年人申请残疾人证须同时提供法定监护人的证明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百四十五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百四十五条中国残联、国家卫生计生委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指导省、市、县级残联、卫生计生委做好残疾评定、残疾人证核发管理等工作。各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由卫生计生委、残联等共同下文,指定本地区具备残疾评定资质的医院或专业机构,报中国残联备案。 轻微脑震荡能立案么 轻微脑震荡能立案。如果轻微脑震荡属于治安案件的,公安机关会立案受理,并立即展开调查;如果当事人是向法院起诉的,有证据证明轻微脑震荡涉及到刑事方面的,法院会立案受理。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七条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第七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一条 本人在网上赌博,被妻子发现,妻子下分银行卡,结果卡被双向冻结。如何处理银行卡被双向冻结? 当事人因涉嫌网络赌博导致银行卡被警方冻结的,应当积极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在案件结案之后即可以将银行卡解冻以进行使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男人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还能结婚吗? 男性有精神残疾一般是可以结婚的。但是有前提条件,即在双方都知情并且都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登记结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男女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如果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银行卡被锁定,需要公司证明是否有格式 银行卡被锁的情况包括:银行卡密码错误次数超限;法院更具司法需要冻结银行卡等,个人申领银行卡应当向发卡银行提供公安部门规定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发卡银行审查合格后,为其开立记名账户。法律依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个人申领银行卡(储值卡除外),应当向发卡银行提供公安部门规定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发卡银行审查合格后,为其开立记名帐户;凡在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帐户的单位,应当凭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开户许可证申领单位卡;银行卡及其帐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该内容由 王国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