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防控未成年人杀人:策略与建议 |
释义 |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与年龄相关,14周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承担相应责任但不适用死刑。14-16周岁的人在特定情况下可免除处罚或不视为犯罪,如被胁迫、诱骗、教唆参与犯罪,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等情节一般。未成年人可能触犯其他犯罪,但以大欺小、轻微暴力强索财物、初犯或偶犯、与幼女发生轻微性行为等情节轻微的可不视为犯罪。 法律分析 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不适用死刑。 下列情形可以免除处罚或不认为是犯罪: 首先,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 除了杀人行为,未成年还可能触犯其他犯罪。 其次,若有以下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的; 2、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者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其亲属不要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的; 3、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拓展延伸 防控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干预措施 防控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的重要任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与干预措施。首先,家庭教育是关键,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其次,学校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支持。此外,社会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其法治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帮助体系,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最后,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通过综合施策,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犯罪,为社会创造更加安全和和谐的环境。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备受关注,法律对其刑事责任有明确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需承担相应责任,但不适用死刑。在特定情形下,可免除处罚或不视为犯罪,如被胁迫、诱骗、教唆参与犯罪,或者犯罪行为为预备、中止、未遂且情节一般。除杀人行为外,未成年人可能触犯其他罪行。防控未成年人犯罪是重要任务,需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教育、宣传、帮助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犯罪,创造安全和谐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