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失火烧山判多少年 |
释义 | 失火烧山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如果由于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并危害公共安全的,就可构成失火罪。 一、失火罪如何理解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失火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在侵犯的具体对象上,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公私财物。失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失火行为。 即行为人首先必须在客观上具有失火行为,如果火灾不是因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不构成失火罪; 其次,这种失火行为必须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才构成失火罪。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失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或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至于行为人对引起火灾的行为本身,则可能是明知故犯,如在严禁烟火的易燃易爆场所吸烟等。 另外,失火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失火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行为人构成失火罪既遂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仅有失火行为,末引起危害后果;或者危害后果不严重,不构成失火罪,而属一般失火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三、失火罪怎么处罚? 犯失火罪的犯罪分子,依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应当是以过失的方式构成,在客观方面应当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