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户口跟籍贯不一样上学在哪上 |
释义 | 户口跟籍贯不一样上学在户口所在地上。 籍贯:又称祖籍或原籍,指祖父及以上父辈祖先长久居住的地方或者出生地。 据公安部文件,公民的籍贯行为本人出生时,以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为准,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生前户口所在地。 籍贯只是证明一个人父辈的居住地,是一个虚拟身份认证,实际生活中,对入学和工作生活没有影响,只有对名人认定祖籍时,才会考虑籍贯是哪里。 我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于2012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国联网并试运行,学生学籍全国统一,终身唯一,学籍随人走,无论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不漏一校一人,更不允许重建学籍。 孩子入学需要证件为:户籍证明,房产证或租赁房屋合同、儿童疫苗接种证等证件,如果属于政策照顾借读生类别,还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没有户籍户口的,可以提供暂住证。 孩子入学和籍贯没一点关系,更不会影响孩子入学,一般来说,孩子六岁入小学时,就会建立学籍,学籍的主要信息有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及电话等信息。 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划片区入学办法,只要户口在片区内,就可以办理入学手续,综上所述,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影响孩子上学的是孩子户口所在片区,而非籍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