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裁定书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民事裁定书,即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执行民事判决的过程中,为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是应用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体。 按照法律不同的规定可以分为:准予上诉的民事裁定书、不准上诉的民事裁定书和准许复议的民事裁定书等。 按程序的不同可以分为:第一审民事裁定书、第二审民事裁定书、再审民事裁定书、督促程序的民事裁定书、公示催告程序的民事裁定书、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民事裁定书和执行程序的民事裁定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一、民事裁定书与民事判决书的区别 1、适用的情况、范围不同 (1)、民事裁定书:民事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一方面是为人民法院有效地行使职权,消除诉讼中的障碍,快速在推动诉讼进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公正,比如管辖权异议,就是为了有效地避免出现地方保护主义等。 (2)、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的享有的权利和承担义务,是为了促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得以解决。即支持不支持原告的诉请。 2、依据的法律不同 (1)、民事裁定书:民事裁定书依据民事诉讼法作出,它存在于整个诉讼过程中。 (2)、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是依据《民法典》、《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作出,也只能在案件查清事实后才作出。 3、生效的时间不同 (1)、民事裁定书:民事裁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如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 (2)、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书除终审判或小额诉讼判决外送达后,得过了上诉期(15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 4、内容和格式不同 (1)、民事裁定书:民事裁定书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将事实和理由作下简单描述即可。 (2)、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书的内容则比较复杂,要全面将事实和理由交代清楚,也就是要做到有理有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