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无效的这几种情形,你一定要知道! |
释义 | 很多人不知道,有的时候签的合同是无效合同,无效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应。什么是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为欠缺有效要件,而不具备法律效应,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且无效合同自始至终无效,无法转化为有效合同。 无效合同的几种情形 1、虚假合同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案例:有的人为了逃避债务和强制执行,在债务到期前,或者即将有债务风险的时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虽然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但是该买卖是完成房屋过户的虚伪表示,因此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2、无民事行为能力签订的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案例:13岁的小张偷偷拿了妈妈钱包的一千块买了手机,小张妈妈认为商场随意将手机出售给未成年人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经济损失,将该商场起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认为,对于一个无任何收入的未成年人而言,一千块数额过大,且事后未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故小海的妈妈作为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小海要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理由正当。 3、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行为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案例: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却从事放贷业务,以放贷盈利,该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案例:小王和小丽均有家室,两人系非法同居,分手的时候小丽要求小王给予200万分手费,小王遂出具200万元的欠条一份,并在欠条上载明每年归还20万元。之后小王支付了两年后无力归还。小丽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两人的行为违背公序良俗,所以该欠条无效。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案例:因恶意逃避债务而串通,以低价或者无价的方式转让财产,而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被判定为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如何处理? 确认合同无效后,需要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来合理分配财产。 1、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双方返还,是在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接受了给付的财产,则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 2、折价补偿 标的物已经灭失、转售他人或者其他无法返还的情况下,可以主张折价补偿,折价时,应当以交易时约定的价款为基础,同时考虑标的物灭失或者转售时的获益情况综合确定补偿标准。 3、损害赔偿 合同无效时,仅返还财产或者折价补偿不足以弥补损失,一方还可以向有过错的另一方请求损害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