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录音录像的证据价值 |
释义 | 录音录像作为证据的合法性与要求。 录音录像作为证据,如果是在与对方当面或电话沟通过程中偷偷录制,一般认为是合法有效的;但如果是非法手段取得的,如在他人居所偷录,一般认为无效。不能作为证据的情况包括无法播放、无原始录音录像、无文字整理、侵犯隐私权、无关联性等。提交证据时需注意合法性、原始性、一致性、清晰性、准确性和完善的证据链。 法律分析 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 1、如果是与对方当面或电话沟通过程中,偷偷录制双方沟通的过程取得的视听证据。一般认为属于合法取得,有效。 2、如果是采取在他人居所、工作场所等安置偷录设备,或者是采取其他非法手段取得的视听证据,一般认为不属于合法取得,无效。 一、不能作为证据的录音录像如下: 1、录音、录像无法在采集录制设备上正常播放; 2、只能提供拷贝后的电子数据,无法提供原始录音录像; 3、在提交录音录像作为证据的同时,应当附带提交相应的文字整理; 4、录音录像存在违法,获取的手段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5、单独的录音录像如果不能直接看出与案件的关联性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6、其他法律要求的,不能作为证据采用的情形。 二、采集录音录像与提交证据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保证录音录像的合法性; 2、保证录音录像的原始性; 3、录音录像与文字整理一致; 4、录音录像清晰可辨; 5、录音录像要保证其意思表达准确; 6、完善证据链,保证证据的证明力。 拓展延伸 录音录像的法律效力及应用范围 录音录像作为证据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效力和广泛的应用范围。首先,录音录像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直接呈现案件发生时的真实情况,对于明确事实、还原事件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录音录像也可以作为间接证据,通过记录当事人的陈述、行为或态度,来推断相关事实或证明某一方的主张。此外,录音录像还可以用于调解、仲裁和法庭审判等各个阶段的诉讼程序中,为法官和当事人提供客观、准确的证据,有助于维护公正和合法权益。因此,掌握录音录像的法律效力和正确应用范围,对于律师和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 结语 录音录像作为证据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效力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合法取得的录音录像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但非法手段取得的则无效。在使用录音录像作为证据时,需注意其可播放性、原始性、与文字整理的一致性、清晰可辨性和意思表达准确性。同时,应遵守法律要求,保护他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录音录像作为直接或间接证据,能够明确事实、还原事件过程,并在诉讼程序中提供客观、准确的证据,维护公正和合法权益。律师和当事人需正确理解录音录像的法律效力和应用范围,以确保证据的证明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六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十八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