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出纳被骗400万找谁维权 |
释义 | 根据单位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严格要求劳动者根据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实质是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全部转移到劳动者身上,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来说,显然有失公允。所以,酌定出纳承担公司10%的损失。 一、什么是举证责任的倒置 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劳动争议案件中,虽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主体,但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属性,致使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我国劳动立法倾向于对劳动者的保护,以抵消这种实质上的不平等。特别是在举证责任分配中,由于很多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劳动者往往很难获得或者根本无法获得这些证据材料。因此,完全让劳动者举证证明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应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和《民事诉讼法》的公平原则,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当事人对证据的控制情况、收集证据能力的强弱等因素,来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就是为了实现举证责任上的平等,以提高诉讼效率,合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二、三方协议上的违约金条款怎么写 总的来说,三方协议中的“违约金”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它主要是适用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只要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过,就是有效。若违约就应按协议约定承担违约金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与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向法院起诉来请求适当减少金额。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不同。首先劳动合同是两方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三方协议”顾名思义,协议主体为三方,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其他第三方。 其次,“三方协议”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处于平等法律地位;劳动合同中劳资双方具有管理和被管理的特点,在劳动合同的制定和履行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最后,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是建立劳动合同时,“三方协议”是在建立劳动关系前签订的协议。最后,劳动合同是对劳资双方履行劳动关系所产生的权利义务进行的约定和规范,“三方协议”是围绕建立劳动关系这个行为而对各方权利义务的约定。因此,“三方协议”不是劳动合同,它形成于劳动关系建立前,具有普通民事合同的性质,“三方协议”的制定和履行均应当遵照《民法典》的规定。 违约金条款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该条款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任一方违约了,就应当按照“三方协议”中违约条款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因为,愿意签署三方协议的用人单位大多参与校招,面对的都是应届生,其违约不雇佣毕业生的可能性很小。多数情况下,都是毕业生想要悔约,但是受制于违约金。在三方协议中订立违约责任条款对于毕业生而言并无益处,只算是用人单位将毕业生留在身边的一个筹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