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庭审记录已签字后,回来才发现内容不完整怎么办?可以补救吗?不能。为您介绍关于庭审的相关内容: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每个案件都有着不同的事实、情节、证据,如果庭前不了解具体案情,审判员难以准确把握庭审重点,书记员记录的速度和准确性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对此,承办人与书记员都要做足庭前准备功课,加强庭前沟通交流。法官通过预先阅卷,熟悉基本案情,做到案情重点、争议焦点了然于胸。书记员能够及时详细了解案涉专业术语、复杂数字、生僻字、方言土语等内容,并于开庭前将诉讼卷宗中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信息、委托代理权限在开庭前录入到笔录中。这样,在审判长核对当事人身份时将有关信息再对照核实补正即可,这样既提高了记录的准确率,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 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者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当事人阅读或者向他宣读。当事人认为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改正。当事人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 以上是律师给您的解答,希望以上回答对您的问题解决有所帮助。
该内容由 赵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