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避免不公平待遇
释义
    该段内容探讨了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区别。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是因为自己的过失(非故意)而陷入错误认识,不涉及欺诈行为。而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人是因为他人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认识。此外,该段还介绍了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的区别,指出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合同并不要求后果显失公平,但若这种单方误解导致显失公平的后果时,法律可给予救济。
    法律分析
    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陷入错误认识是由于其自己的过失(非故意)造成的,而非受到欺诈的影响。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人陷人错误认识是由于他人实施欺诈行为而诱使自己作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过失造成的。
    2、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的区别。
    一方面,重大误解的合同并不要求后果显失公平。另一方面,表意人一般不能以自己的失误主张变更或撤销合同,但若这种单方误解导致显失公平的后果时,法律可给予救济。
    拓展延伸
    误解与欺诈的区别
    误解与欺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区别。误解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而对法律关系的内容、形式或者法律后果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此实施法律行为导致法律后果发生的一种法律现象。而欺诈则是指行为人故意编造虚假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意图骗取他人的财物或者为其他不正当利益而实施的一种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欺诈是指以虚假的意思表示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他人误信或者误入歧途,从而实施法律行为,使法律关系受到损害的行为。而误解则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而对法律关系的内容、形式或者法律后果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此实施法律行为导致法律后果发生的一种法律现象。
    虽然误解和欺诈都可能导致法律后果的发生,但它们的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行为方式。欺诈是一种故意的行为,旨在骗取他人的财物或者为其他不正当利益而实施,具有明显的非法目的。而误解则是由于行为人过错导致对法律关系内容、形式或者法律后果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此实施法律行为,具有过失性质。
    因此,在法律实践中,行为人应当明确区分误解和欺诈,避免由于过错而导致的法律后果。同时,对于行为人故意实施欺诈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打击;对于行为人由于过错导致的误解,法律不应予追究。
    结语
    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并非故意造成错误认识,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因此,误解方不承担责任。而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是由于他人实施欺诈行为而诱使自己作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受欺诈方有权主张变更或撤销合同,并且法律会给予救济。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生效时间是2021年1月1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4 13: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