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周转池编制和正式编制的区别 |
释义 | 周转池编制和正式编制的区别是设置原因的不同、优势不同。 1、设置原因不同 事业编制: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 周转编制:效缓解编制供需矛盾,增创人才聚集新优势,促进人才引进。 2、优势不同 事业编制:拥有事业单位编制意味着工资福利有保障。比如社保公积金都会按照国家标准足额购买,而很多企业则是外包劳务按照最低标准购买。 正式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周转编制是促进人才的引进,保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向制度系统化、程序规范化、调整动态化、管理信息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关于在市本级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的实施方案》,决定在市本级事业单位中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实行“核定编制+周转编制”的管理模式,并将其作为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配套措施。这也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发挥编制资源配置优势引进人才的创新之举。 按照《实施方案》规定,周转编制用于市本级满编或超编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不打破单位现有核定编制基数前提下,统筹市直存量事业编制,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对符合使用人才周转编制条件的单位下达与引进人才数量相对应、与单位编制类型相同的周转编制,当用编单位出现空余编制时及时置换并收回周转编制。 法律依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如实向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交机构编制年度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伪造。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定期评估机构和编制的执行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评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